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规划将着力点放在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上,加快解决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十三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从规模上看,2016年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仓储物流、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王卫明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积累不足,原创性研究、理论研究、正向设计能力欠缺;产业基础薄弱,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载等高性能整机产品供给缺乏。
供给和需求两侧“双向发力”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技术、规模、应用、生态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到2025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双向发力”。具体而言,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检测认证能力;二是着力增强产品供给,面向重点行业需求,集聚优势资源,推进高端机器人产品研制,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和种类,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三是着力拓展市场应用,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加快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推广;四是着力优化产业生态,支持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针对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问题,王卫明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进一步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检测认证能力。其中,将重点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提高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
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大力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
汪宏表示,“十四五”期间,将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深耕行业应用,拓展新兴应用,做强特色应用。在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例如汽车、电子、机械、仓储物流、智能家居等,着力开发和推广机器人新产品,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智慧生活。在初步应用和潜在需求比较旺盛的领域,例如矿山、农业、电力等,结合具体场景,开展试点示范。在特定细分场景、环节及领域,形成专业化、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复制推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表示,“十四五”时期,面对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发展,以及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助残、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需求,将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重点产品的创新及应用,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例如,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重点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真空(洁净)机器人,面向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协作机器人等。在服务机器人方面,重点研制果园除草、精准植保、采摘收获等农业机器人,采掘、巡检等矿业机器人,手术、护理等医疗康复机器人,包括讲解导引、配送在内的公共服务机器人。在特种机器人方面,重点研制水下机器人、安防机器人、危险环境作业机器人、卫生防疫机器人。
“我们将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宋晓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