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机械手  码垛机器人  库卡 

碧桂园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来袭 建造智能化势在必行

   日期:2021-11-2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angela     评论:0    

在智能体系集聚发展,传统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的今天,人们对建筑业的印象仍停留在“搬砖头、扎钢筋、浇混凝土、装模板”的常态。而作为我国所有行业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的行业,建筑行业目前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但建筑行业至今还存在科技含量偏低、技术创新落后等现象,用工荒、成本上升、生产效率偏低已成为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智能建造和数字化转型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


 
01:25

  建筑工人短缺问题已不容忽视
 
  现在的建筑工地已很难见到年轻人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像父辈那样,顶着“民工”的标签进工地干重活,而是选择自由度较高的新兴行业,“宁送快递不进工地”是现在众多年轻人的普遍心态。
 
  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民工共28560万人,较2019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从年龄来看,2020年农民工平均年龄达41.4岁,比上年再提高0.6岁,其中3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高达77.3%。值得一提的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高达26.4%,较2016年的19.1%上升7.3个百分点。
 
  事实上,建筑工人“老年化”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45岁以上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而据文献数据来源统计,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2岁,2017年为43.1岁,10年时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
 
  同时,根据美国联合总承包商(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2018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80%的建筑公司在雇用工人方面遇到了困难。谈到未来雇工的预期,33%的人认为招聘仍然很难,48%的人预测将更难吸引合格人才。此外,现有的劳动力正面临着老龄化和退休。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2018年约32%的建筑工人年龄在45岁至64岁之间。
 
微信截图_20211129113346
测量机器人作业场景。资料照片
 
  不仅是工人年龄有所上升,工人人数也在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和数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并出现负增长情况,而建筑业总产值和建筑企业数量却在稳步上升。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6.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建筑业企业11.6万个,同比增长12.4%;从业人数5367万人,同比下降1.1%。按照每100个单位的建筑业产值可以带动1.01个单位的建筑劳务需求的正相关关系规律,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建筑业的劳务短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大方面,以及由于建筑劳务短缺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问题。”业内人士说。
 
  用工难、用工荒问题导致建筑业人工成本直线上升,10年前建筑业人力成本在16%左右,如今已达到了30%,占比翻了将近一番。
 
  建造智能化势在必行
 
  相关专家表示,我国是建造大国,我国的建筑业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但同时也面临着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也认为,应大力推动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等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推进产业现代化。
 
  2020年7月,住建部下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着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着。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着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优势突出,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步入下半场,各大房企纷纷布局新的产业领域,进行战略升级转型,碧桂园则进一步发力智能建造领域。
 
  今年2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确定全国七个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其中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位列其中。这是碧桂园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引入建筑机器人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凤桐花园项目现已开展了建筑机器人应用的多项试点,并完成机器人参与示范区建造、建立机器人调度中心、跑通修整类机器人施工模式等环节。2021年7月28日,凤桐花园项目“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两项经验做法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布局高科技领域 赋能地产主业
 
  根据今年年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京发布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初步核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14.8亿吨,同比上年上升2.7%,建材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上年上升0.2%。其中,燃料燃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同比上升0.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盐原料分解)二氧化碳同比上升4.1%。
 
  除了碳排放,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据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统计,2018年建筑业因修建、拆除和挖掘产生的大量垃圾占英国垃圾总量的62%。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博智林研发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流动制砖车,将有效降低建筑垃圾排放。整机以特种作业车形式,采用游牧式作业方式就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将建筑垃圾直接转化为再生建材制品,如园林路面砖、植草砖、盲道砖、各种实心混凝土砖等,即产即销,变废为宝,既节省了建废清运费、砖类建材采购费,又减少了粉尘污染和运输排放。
 
微信截图_20211129113352
博智林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流动制砖车作业场景。资料照片
 
  除废物利用外,提升部分效率也是关键。博智林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测量机器人可在两到三分钟内完成单个房间实测作业,测量效率较人工提升了两到三倍,且可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化生成报表,依靠技术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也比人眼更加客观和准确。而在打磨机器人方面,机器人打磨80平方米的作业面,一般需要一个小时,但同样的面积换由人工操作,则需要两到三个小时。
 
  “传统建筑行业存在建材耗损、浪费严重的问题,对比传统工人,建筑机器人凭借更强的计算能力,在建材的利用规划上更为合理、科学,可实现‘精益建造’。据博智林工程应用测试数据显示,这些机器人能长时间连续作业,施工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坠落、建材对工人健康损伤等隐患。”博智林产品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急剧增长、技术投入加大,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赛道正在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2018年,碧桂园成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以及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打造并实践新型建筑施工组织方式。
 
  截至今年10月底,博智林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该公司目前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从专利申请来看,博智林已递交有效专利申请3441项,获授权1605项,相关研发产品相继斩获中国专利奖、IF设计奖、红点奖、IDEA奖、红星奖、金芦苇等奖项。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工业机器人网(www.gongyejiqiren.net)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qq:2946546338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