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机器人,是孙立宁科研生涯的关键词。在潜心研究的30年间,他带领团队突破多项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列化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去年,凭借在机器人学科建设和产业推动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孙立宁摘得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今年,他再次以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全国创新争先奖”。
采访中,孙立宁感慨地说:“感谢国家和公众对我和团队科技成果的认可,这既是一份莫大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记者:今年正好是您从事机器人研究的第30年,您还记得自己当初是如何进入机器人领域的吗?
孙立宁:我从小就喜欢看《我们爱科学》,这可以说是我的科学启蒙读本,激发了我对机器人、激光、宇宙飞船等科学知识的无限渴望。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憧憬机器人,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1981年,我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并刻苦完成学业。但是,心中的梦想不止于此,而是想要通过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于是,在毕业步入社会工作一年后,我又回到哈工大攻读博士。在此期间,我在导师蔡鹤皋院士的引领下,通过一根“压电陶瓷”正式开启了微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之路。正是蔡院士的悉心栽培、全力支持与高屋建瓴地指引,使得我的学术视野真正拓宽,也锻炼、成就了我在机器人科研领域的探索与贡献。
自此之后,我以微驱动机器人为基础,进行了面向MEMS组装和封装、生物工程、光纤作业等领域的微操作机器人的研究,分别建立了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同时,由我研制的8种微操作机器人得到“落地”推广应用。再到后来,我觉得是时候实现科幻片里微纳机器人进入人体血管的情节了。
记者:您凭借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在走产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您做了哪些努力?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例吗?
孙立宁:2019年1月,福建福州一位医生通过操作端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为50公里外医院内的实验动物实施了肝小叶切除。这是全球首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动物手术,医生所采用的微纳机器人正是我们团队研制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
我一直和团队强调,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定要能交叉、创新、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我非常支持学校积极打造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也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学科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反哺学科建设,最终都是为了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圈、综合体。
2015年,在苏州市相城区和苏州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下,我们成立了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2016年,我又带领团队创建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基于这两大产学研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结合苏州大学学科优势和区域发展优势,有效打通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成功打造出一条“政产学研金”协同发展的生态链。现在孵化出了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40多家创新型企业,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记者:您作为机电工程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加盟苏大后,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在您看来,当代青年要稳科研之路,最关键的又是什么呢?
孙立宁:事实上,如何让处理微纳米尺寸部件的机器人真正施惠于百姓生活,是我当初加盟苏州大学、创业在苏州的初衷所在,苏州的开放经济和苏大对人才的重视支持,都为我们创造了干事业的好环境。
成为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后,我通过人才、科研、教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方式,对学院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目前,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1.8%,拥有了智能机器人技术、激光制造工程、数字化纺织与装备技术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组建了“江苏省先进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国家发展需要“顶天立地”的人才,我们要让科研方向“顶天”,产业化应用“立地”。同时,我们也一定要相信年轻人的潜能,给他们平台,把“苏大声音”传播出去。我一直以恩师为榜样去培养学生,经常勉励他们要有格局、能吃苦、敢创新。我觉得人要有发自内心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要高大上,但一定要有,大胆设想就会成功。
前不久,机电工程学院的两名本科生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顶级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Materials Today》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到现在,我的团队已经培养了100多名博士,300多名硕士,近25名博士后。看到许多学生成为了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国家级创新人才和机器人企业的创始人或技术主要负责人,担当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真的非常欣慰。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科研学习中传承我国机器人事业中几代人坚守的责任与情怀。
记者:未来微纳机器人领域还会有怎样的创新发展?作为国家863 计划微纳制造领域专家,您接下来的工作又会集中在哪一方面呢?
孙立宁:微纳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尺度小,小到尺度为毫米、微米和纳米量级的零件都能轻松操控。微纳技术与机器人的融合发展,使得微纳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生产和生活中,甚至在生物医学等领域方都体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都赋予了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团队也会尝试更多的“跨界”,把自己最热爱的机器人事业应用到更多领域。
工作生活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多核CPU,一旦运转起来就要力求高效。可能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我喜欢把一天的计划、安排用框图来表达,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联系的。现在,我每天的安排都很满,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你可以看到我书柜上的这些工作牌、参会证,它们就是我日常工作的点滴记录。未来我会带着团队一起,继续专注微纳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在微纳领域坚定地走从理论到应用再到产业化的可持续道路。